行業新聞-Banner1

傳感器為產業智能化升級賦能

   小小的傳感器,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基礎與支撐,也成為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焦點之一。8月24日,諸多傳感器從業者齊聚“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之傳感器與物聯網高峰論壇”,共議我國傳感器產業發展大計。


   當前,工業4.0浪潮已經席卷全球,很多企業都在大力進行產業智能化升級改造,以適應新時代的新變化。傳感器則是這次產業升級浪潮中的重要一環。


   傳感器是指具有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交換、信息存儲功能的多元件集成電路,是集成傳感芯片、通信芯片、微處理器、驅動程序、軟件算法等于一體的系統級產品,是關系制造業發展全局和國家經濟安全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


   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傳感器應用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據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19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660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65%,2023年將達到2580億元。


   在政策和市場驅動下,我國傳感器產業生態趨于完備,設計、制造、封測等重點環節均有骨干企業布局。目前全國從事傳感器研究的相關企業接近2000家,其中上市公司近30家,各類傳感器產品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然而,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傳感器產業目前仍面臨高端傳感器產品供給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科研生產與應用不協同等問題,由此帶來的產業安全、信息安全挑戰不容忽視。


   “不要在20年后再說‘那個時候我們怎么就沒有把基礎抓住’。”在工信部原副部長、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楊學山看來,傳感器雖小,重要性卻不言而喻,加快我國傳感器產業的發展,是實現產業智能化的關鍵。


   培育壯大我國傳感器產業,提升傳感器技術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縮短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國家早已精準布局。《“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國家政策指出,重點加強新型傳感器的研發,提升傳感器技術在智能制造體系中的應用,增強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沈力平建議:“像抓芯片技術發展一樣,抓好先進傳感技術的研發、制備和應用。”。2018年7月,工信部正式批準了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創新中心致力于傳感器關鍵共性技術、器件結構等領域研發平臺,實現研發供給、轉移擴散和首次商業化。


   除了國家層面,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支持傳感器產業發展。在24日舉辦的重慶智博會上,重慶市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正式揭牌。依托傳感器產業基地,重慶北碚將快培育傳感器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強化對儀器儀表、智能裝備、新型顯示等優勢產業的支撐能力,以傳感器與物聯網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


   工業走向智能,萬物走向互聯,這背后離不開傳感器支持。未來,市場、技術、政策將驅動我國傳感器產業快速發展,前景一片明朗。

Copyright 2009 - 2022 Instar Electromechanical 保留所有版權。
久久r这里有国产精彩视频,欧美国产综合日韩一区二区,日本不卡新区在线无弹出窗口,青草久久久国产线免费
中美日韩在线观看网 | 中文字幕一页在线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中文字幕一级理论片 | 日本特黄特色特刺激大片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