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許多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國首位。為增強抵御金融危機能力,佛山市在大刀闊斧地進行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膽創新,加快建立完善更具活力更具優勢的體制機制。
據《佛山市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規劃(2009-2020年)》(下簡稱《規劃》),佛山的產業定位是:世界級的現代制造基地,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服務中心,與廣州共同形成廣東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市域各區域將實行差異化發展:禪城區建設成為現代服務業、高端產業和文化產業的核心區;南海區建設成為現代制造業基地、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和新型核心消費區;順德區建設成為總部經濟園區、白色家電之都、現代物流基地、生態環保之城;高明區建設成為新興產業之城、嶺南休閑旅游勝地;三水區建設成為現代工業之區、生態時尚之城。如何完成這個目標,要分析佛山制造業現狀。
一、佛山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
機械裝備產業是一個地區制造能力最直接的體現。2009年,作為佛山第一大產業的機械裝備業,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61.39億元,增長18.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2.6%。和所有其他行業一樣,佛山的機械裝備行業經受了金融危機的洗禮,但依靠自身不斷的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抓住了經濟回暖的機遇,成為佛山經濟突圍的強大“引擎”。
2009年1月份到4月份下游出口導向的企業停產或半停產,上半年整個行業銷量減少將近三成。尤其是陶瓷、家具、玩具以及服裝等傳統行業對設備需求下降明顯,有企業甚至將下好的訂單撤回。需求的減弱迫使一些機械裝備企業開始裁員、清理庫存。但到了5、6月份,中南機械、高明偉大機械、源田機床等機械裝備企業的訂單開始逐漸回來,一直持續到10月,在國家一系列刺激內需、擴大投資的政策之下,整個市場的信心開始恢復,下游企業對機械裝備的需求也隨之穩定攀升。
據悉,佛山的機械裝備企業不斷為自己創造市場機遇,他們靠不斷的技術創新,在危機時保持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出,這是佛山機械裝備產業高速發展的秘密之一。2009年10月21日,在第五屆中國(佛山)機械裝備展覽會上,廣東震德塑料機械有限公司工程師胡梁偉表示,震德針對不同行業的注塑機產品進行了研究,如醫療器械行業對機器的精密度、環保、潔凈度的要求非常高,震德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制的注塑機,實現了全電動、高精密,打破了國外的壟斷。
一些企業的自主創新還受到了市政府的鼓勵。2009年市經濟科技發展專項資金花落科達機電、佛山水泵廠,佛山水泵廠“制藥業中的溶媒回收系統裝備”項目獲300萬元扶持。而同時獲得300萬元自主創新專項資金的科達機電,目前煤氣化爐轉化率在80%以上,比目前國內常見的水煤氣爐效率提高近100%,與殼牌、德士古的技術水平相差不大。
靠技術創新贏得了市場先機,到2009年年末,下游消費品出口和內需都開始出現明顯回升。佛山機械裝備行業協會秘書長吳志平表示,佛山的機械裝備大多與家電、陶瓷、木工等專業機械相關,下半年房地產的回暖拉動了建材市場,而家電下鄉的推行,使佛山家電企業獲政策利好,間接帶動佛山機械行業呈V字形回升。
二、佛山裝備制造業發展展望
1、新動向:內需不減,機遇不停
佛山市政府近期提出打造12大產業高地,其中數字化成套化機械裝備代表了佛山未來機械裝備行業的發展方向。據羅百輝了解,佛山的機械裝備企業主要是供給國內與日常消費品相關的輕工業,因此只要國內消費市場不斷向好,機械裝備企業就會遇到機遇。從國內外整體走勢來看,今年的經濟形勢至少會比去年要好一些。國家刺激內需的政策還會陸續出臺,一些企業受此拉動,增添、置換設備就難免。去年國家出臺了《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佛山的機械裝備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2、新挑戰:薪酬雖高,人才難留
要想在機械裝備領域做強做大,就須吸引技術、管理人才的加盟,但人才的問題卻讓目前佛山的機械裝備企業苦惱不已。
在去年年末一次市經貿局的調研中,力豐機床執行總經理楊振敏坦言,在相對偏遠的工業區,高端人才因缺乏都市生活的體驗難以安心下來發展。
佛山市源田床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德鏘表示,源田普通的技術工人月平均工資在4000~6000元,一些大學生來企業后工資更高,但就是不愿意下到一線。
羅百輝分析認為,企業留不住人,涉及到佛山市的城市建設、工業園區配套、新一代大學生生活價值觀變化、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和求職者共同來尋求解決方案。
3、新定位:世界級現代制造基地
佛山產業將定位為世界級的現代制造基地、輻射泛珠三角地區的產業服務中心,與廣州形成廣東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日前,佛山市發展改革局公布《佛山市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規劃(2009-2020年)》,細化了市域各區域產業發展重點,并進行產業空間布局,提出要發展“一核、二帶、三區、多組團”;該規劃同時透露,投資3000多億元構建佛山現代產業體系雛形的十大工程,近期將開始建設。
一核
包括禪城區、南海區的桂城以及東平新城。重點發展金融、會展、物流、文化創意、商貿、休閑、旅游、信息、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產業與高科技含量的優勢傳統制造業等精品經濟
東部南北產業發展帶
以佛山中心組團、大良容桂為主軸,北向大瀝和里水、南向中山延伸,東、西兩邊擴展
因與廣州緊密相連,將重點發展家電、電子信息、機械裝備、新光源、環保、高端陶瓷和紡織、創意設計、會展、物流及專業市場等產業,逐步打造成為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主要產業帶
環西北西南生態經濟發展帶
三水西北部、云東海和高明區與周邊市接壤山區及南海區部分區域
發揮生態資源和人文、水文景觀優勢,逐步打造成“廣佛(珠三角)都市圈生態旅游經濟帶”,珠三角西岸的旅游休閑勝地
大良容桂總部經濟區
打造成特色總部經濟基地和高端服務機構的聚集地
西南新興產業商貿區
重點發展新材料、食品飲料、石油化工、紡織服裝、金屬材料加工、家具等制造業和現代物流業、專業市場、旅游等服務業,逐步打造成新興產業和現代商貿基地
西北現代工業科教區
重點發展新型顯示器件、電子電器、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食品飲料、金屬加工、光伏、生物醫藥、節能光電照明等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設計、商務、高等職業教育、培訓等現代服務業,逐步打造成具有較強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現代產業基地
五區差異化發展
在加強與廣州合作上,將重點圍繞汽車、石化、造船、電子信息、金屬材料、機械裝備、家電、家具和金融、物流、會展、旅游等產業加強合作,聯手打造世界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區域性現代服務業中心。《規劃》還提出,要依托廣佛都市圈,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汽車及零配件、太陽能產業、新光源、生物醫藥產業高地,打造產值超千億的新興產業群。
3000億構建十大工程
白色家電之都工程、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工程、機械裝備工程、傳統產業振興工程、新能源及新光源產業工程、金融物流工程、文化創意工程、商貿旅游工程、現代農業工程、基礎設施工程。
2020年總部企業超百家
《規劃》提出要優化總部經濟空間布局。東平新城主要發展綜合性總部,禪城區重點建設陶瓷總部基地,南海重點發展金融總部基地,順德規劃發展容桂、北滘等特色總部基地。
其中,將以佛山家電、陶瓷等優勢產業為依托,積極發展一批本市總部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集團總部和區域性總部,2020年,總部企業達到100家以上。
現代物流業發展上,完善三山國際物流港區、國通物流園、珠三角中西部生產資料區域中心等園區建設;規劃建設美旗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區、里水東部物流倉儲園區、禪城港區綜合物流園區、中新現代物流工業園等大型物流園區;在獅山、丹灶等地布局鐵路物流中心。
另外,高標準建設廣東省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到2020年,國內全國性銀行類機構均進入佛山,引入10家以上外資金融機構。